<video id="w7vet"><ins id="w7vet"><ol id="w7vet"></ol></ins></video>
    <video id="w7vet"></video>
    1. <video id="w7vet"><input id="w7vet"></input></video>
    2. <video id="w7vet"><ins id="w7vet"></ins></video>
    3. <video id="w7vet"><input id="w7vet"></input></video>
    4. <video id="w7vet"></video>
    5. <video id="w7vet"><ins id="w7vet"></ins></video>
          <video id="w7vet"></video>
        <wbr id="w7vet"><ins id="w7vet"></ins></wbr>
        海東日報首頁

        風吹麥菽千重浪 萬畝良田披金裝

        2023-09-13 08:00:41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本報記者 陶成錄 通訊員 席英玲

        晴日暖風生麥氣,又是一年豐收時。行走在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林川鄉的田間地頭,小麥、青稞、油菜等各類農作物已陸續成熟,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農戶們搶抓農時保秋收,勾勒出一幅幅碩果累累的豐收畫卷。

        麥田里,隆隆的收割機聲來回穿梭,隨著撥禾輪的轉動,一排排小麥被卷入收割機的“腹”中進行脫粒,在農機駕駛員的熟練操作下,一股股麥流從出糧口傾瀉而下,飽滿的麥粒順著管道不斷落入車廂內,一片片金燦燦的麥浪瞬間變為一堆堆金黃的麥子。“前邊收割,后面裝袋,有了新機械,現在收麥省事多了。”正在自家地里忙碌地作干村村民牛錄得喜笑顏開。

        “今年的麥子長勢良好,獲得了豐收,我們抓住晴朗天氣找來收割機進行作業。”倉家村黨支部書記賈愛君說,收割麥子的同時,他們還動員農戶自覺做到不在田間地頭焚燒秸稈、雜草、樹葉和垃圾,并動員養殖企業、合作社加大上門回收農作物秸稈力度,推動農業生態循環發展。

        據了解,今年林川鄉小麥種植面積2000余公頃,為確保顆粒歸倉,鄉黨委政府及早行動,組織100多名農機農技指導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機安全操作培訓,指導農民適時搶收,并協調收割機30余臺搶排搶收,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來到馬家村千畝油菜制種基地,顆粒飽滿的油菜隨風搖曳,再過幾天,這里的油菜籽也將迎來大豐收。

        近年來,林川鄉堅持黨建引領,主動融入全縣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積極整合馬家村、保家村、巴扎村等村土地資源,推進“小田”變“大田”,建成千畝油菜示范基地,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方式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同時,積極推廣秸稈還田利用、測土配方專用肥、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建立全流程技術服務保障,使油菜成為促農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目前示范田播種面積已達336.67公頃。

        “我今年也種了油菜,種子、化肥都是村里免費發放的,畝產能達到300斤,大部分用來賣油菜籽,剩下的自己榨菜籽油,菜油渣還能回收,凈收入有2萬多元。”保家村村民李得順告訴記者。

        “今年村里有360余戶農戶種植油菜,規模達到1400余畝。”馬家村黨支部副書記張永元說,村里的連片油菜籽品質和價格都很好,每斤能賣3元,農戶的收入很可觀。

        雖然天氣漸涼,唐日臺村的荷蘭豆種植基地里仍然青翠欲滴,保鮮庫加工車間里,務工的當地村民每天忙著將采摘回來的豆秧分選、稱重、裝筐。

        “這兩年村里種植荷蘭豆,大家慢慢都成了豆苗采摘的行家里手,我們這些沒啥文化水平的農村婦女也能在家門口掙上錢。”說起村里的荷蘭豆產業,村民蘇全秀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作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鄉村,唐日臺村采取“村集體+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動員群眾集中流轉土地15公頃,投資鄉村振興項目資金50萬元,集中連片種植荷蘭豆,并聯合大河欠村建立了荷蘭豆連片種植基地,通過“基地示范、能人帶動、技術幫扶、市場促銷”等措施,發展荷蘭豆特色種植產業,不僅為秀美林川產業發展打造了美麗的景色,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目前林川鄉荷蘭豆種植總面積達66.67公頃,每公頃采收豆苗3萬斤左右,年總產量達100萬公斤,每公斤按8元計算,年產值可達800萬元,優質產品銷往“北上廣”等城市,得到市場廣泛認可。同時,就近帶動300余人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1.5萬余元。

        無獨有偶,祁連山支脈形成的水洞峽水草蔥蘢茂密,風景秀麗雅安,峽口的水洞村氣候冷涼,地勢平坦,具有生產綠色食品的天然優勢。

        今年以來,水洞村積極整合利用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600萬元建設蔬菜冷鏈初加工配送中心和農業托管服務中心,打造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同時,試種羅馬生菜、菜薹等陸地蔬菜20公頃,在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充實村級發展動能、優化利益鏈接機制、持續推動群眾增收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按照‘產業就業融合、良種良法配套、增產增效并重、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我們統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與保護生態的農業全面綠色發展新模式,發展高原冷涼特色蔬菜產業,現代農業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林川鄉副鄉長袁文全告訴記者,今后將持續挖掘資源優勢,拓寬致富新路,讓產業優勢更加凸顯,供銷體系更加完善,實現組織共建,發展共贏,鄉村共治,群眾共富。

        一望無際的萬頃田疇,大型農機作業空間不斷拓寬,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不斷健全,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壯大,群眾收益持續增加,林川鄉正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科學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97人妻无码视频在线一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正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香大香_69堂在线观看线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