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w7vet"><ins id="w7vet"><ol id="w7vet"></ol></ins></video>
    <video id="w7vet"></video>
    1. <video id="w7vet"><input id="w7vet"></input></video>
    2. <video id="w7vet"><ins id="w7vet"></ins></video>
    3. <video id="w7vet"><input id="w7vet"></input></video>
    4. <video id="w7vet"></video>
    5. <video id="w7vet"><ins id="w7vet"></ins></video>
          <video id="w7vet"></video>
        <wbr id="w7vet"><ins id="w7vet"></ins></wbr>
        海東日報首頁

        消失的帝企鵝

        2023-09-07 07:16:45 來源:新京報 點擊:
        南喬治亞島,換毛時期的帝企鵝。

        2022年有超過10000只帝企鵝幼鳥死亡。

        在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生活著世界上體型最大的一種企鵝——帝企鵝。這種古老的游禽成年后身高可達100-130厘米,體重可達20-45公斤。其脖子上長著黃色“領結”,后背穿著黑色“燕尾服”,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憨態可掬。某種程度上來說,帝企鵝是南極的象征。

        然而,這一極地精靈正面臨著滅絕風險。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2022年底,南極別林斯高晉海中部和東部的5個帝企鵝棲息地中,有4個地區的帝企鵝繁殖失敗。換言之,2022年有超過10000只帝企鵝幼鳥死亡。

        海冰的大面積消失被認為是導致帝企鵝繁殖失敗的主要原因,目前南極海冰面積正處于4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許多人擔憂,帝企鵝可能成為第一個因為全球變暖而消失的極地物種。

        溺亡凍死餓死的幼鳥

        8月24日,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顯示,2022年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由此導致帝企鵝出現“災難性繁殖失敗”事件。

        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英國南極調查局皮特·弗雷特維爾(Peter T。 Fretwell)與合作者一起,使用衛星圖像監控帝企鵝在南極別林斯高晉海5個棲息地的繁殖情況,包括羅斯柴爾德島、威爾地島、斯邁利島、布萊恩半島和普弗羅格納角。這些地區的繁殖對在630對到3500對之間。

        研究者使用2018年至2022年的衛星圖像,計算繁殖期在這些棲息地的幼鳥數量。通過監測研究發現,2022年,這5個棲息地中的4個——威爾地島、斯邁利島、布萊恩半島和普弗羅格納角遭遇了“徹底的繁殖失敗”。

        另據估計,在2018年至2022年間,南極大陸62個已知的帝企鵝族群中,大約30%受到海冰部分或全部融化的影響。

        帝企鵝的繁殖發生在南半球的冬季,成年帝企鵝依靠附著在陸地上的穩定海冰來筑巢和撫養幼鳥。一般而言,帝企鵝在5月至6月產卵,之后花費65天孵化。成年帝企鵝將一直喂養幼鳥,直到其在12月至1月逐漸長出防水羽毛、可以獨立生存。

        但研究顯示,2022年海冰融化的時間要早很多,觀測點的部分地區海冰在11月就完全消失了,這個時候,帝企鵝幼鳥獨立生存所需的防水羽毛還沒長出來。最終,4個棲息地的帝企鵝群體繁殖徹底失敗。衛星圖像表明,只有最北端的羅斯柴爾德島部分成功。

        該研究的合著者、英國南極調查局的海鳥生物學家諾曼·拉特克利夫(Norman Ratcliffe)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當海冰提前破裂或融化時,帝企鵝幼鳥可能會掉入水中淹死,還有一些幼鳥可能會隨著浮冰漂遠、被迫離開成年帝企鵝,最終餓死。

        拉特克利夫稱這項發現是“一個早期警鐘”。他表示,此前像這種規模的繁殖失敗非常分散,且發生率非常低。研究者指出,這是過去13年里在該地區首次觀察到帝企鵝的地區性繁殖失敗,也是南極變暖對帝企鵝群體生存能力直接影響的首批證據之一。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助理教授卡桑德拉·布魯克斯(Cassandra Brooks)多年來對帝企鵝進行了廣泛研究。她對CNN表示,新近發表的這項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證據,證明帝企鵝面臨著生存風險。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帝企鵝真的有可能直接因為地球變暖導致的海冰消失而滅絕。”布魯克斯稱,“我們確保它們生存的機會窗口正在縮小。”

        逾90%族群本世紀末或準滅絕

        在地球上最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帝企鵝已經存在了數百萬年。2020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目前帝企鵝的數量大約為25萬繁殖對,全部生活在南極洲。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介紹,生活在南極大陸上的帝企鵝每年會進行一次遷徙,從南大洋內陸行進150公里到達它們祖先的繁殖地,這里有常年穩定的冰層可供帝企鵝群落生存。帝企鵝每年繁殖一次。

        海冰幾乎是帝企鵝繁殖和養育后代的唯一場所,而帝企鵝的繁殖周期很長,冰面必須保持至少9個月的穩定,才能保證帝企鵝幼鳥順利長大。然而,隨著全球變暖持續,海冰逐漸消融,帝企鵝面臨著滅絕的風險。

        “帝企鵝的繁殖期依賴于海冰,這是它們用來養育后代的穩定平臺。如果海冰不夠穩固,或者快速破裂,帝企鵝將面臨大麻煩。”弗雷特維爾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

        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鳥生態學家斯特芬妮·杰諾威耶(Stephanie Jenouvrier)在“對話”網站撰文稱,如果南極海冰過多,成年鳥從海中獲取食物的路程變得過長,幼鳥可能會挨餓;但若海冰過少,幼鳥將面臨溺亡的危險。

        弗雷特維爾等人指出,他們的發現支持了此前一些科學家的預測,即隨著南極大陸季節性海冰逐漸消失,預計超過90%的帝企鵝族群將在本世紀末準滅絕(quasi-extinct)。2021年的另一項研究還預測,按照當前全球變暖的速度,到本世紀中葉,南極大約70%的帝企鵝族群將消失;到2100年,98%的帝企鵝族群將不復存在。

        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帝企鵝列為“近危”物種,這意味著除非它們的生存威脅得到緩解和改善,否則它們將走向瀕臨滅絕的境地。近幾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加劇,一些人提議將帝企鵝列為“脆弱”物種。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已經將帝企鵝列為瀕危物種。

        2022年12月初,南極海冰范圍已達到2021年創下的歷史最低水平。損失最嚴重的是南極半島西部的別林斯高晉海中部和東部地區,該地區2022 年 11 月經歷了100%的海冰面積損失。在本研究中帝企鵝棲息地別林斯高晉海,海冰直到 2023 年 4 月下旬才開始重新形成。

        目前,南極海冰面積正處于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2023年7月中旬的海冰面積,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水平少260萬平方公里,這幾乎相當于整個阿根廷的國土面積。

        “我們知道,帝企鵝在不斷變暖的氣候中非常脆弱,而當前的科學證據顯示,像這樣的極端海冰消融事件將變得更頻繁、范圍更廣泛。”弗雷特維爾說。

        自有衛星記錄以來,南極洲在2016年后有四年出現了極端低水平的海冰,最低的是2021/22年和2022/23年。研究人員稱,雖然很難立即將特定的極端事件和氣候變化關聯起來,但從當前的氣候模型來看,預計海冰范圍減少將是一個長期事件。

        據報道,帝企鵝此前曾通過在次年遷移到更穩定的地點來應對海冰消失帶來的問題。但科學家們指出,如果整個南極地區的海冰棲息地都受到影響,這一策略也將失去作用。

        全球變暖下的極地物種之危

        科學新聞網Live Science指出,南極洲的海冰水平會隨著大氣和海洋變化而波動,例如今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產生變化。但總體而言,氣候變化被認為是近些年來南極海冰遭遇巨大損失的罪魁禍首。

        英國南極調查局極地氣候科學家卡羅琳·霍姆斯表示,“下跌的海冰記錄以及南極洋底下的變暖強烈表明,人類引起的全球變暖正在加劇這些極端情況。”

        事實上,在全球變暖影響之下,在南極的另一端,北極在過去數十年里也面臨著海冰穩步減少的情況。在北極,也有多個物種面臨著滅絕風險。

        據福布斯新聞報道,研究人員去年估計,到本世紀末,北極熊的 19 個亞群幾乎將全部滅絕,原因是海冰的消失可能迫使北極熊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多倫多大學斯卡伯勒分校的研究員彼得·莫爾納(Peter Molnar)表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北極熊在世界任何地方生存的可能性都很小”。

        另據阿拉斯加漁獵部稱,西北極馴鹿群的數量也正在逐年減少,這是阿拉斯加 32 個馴鹿群中最大的一個。研究人員懷疑,北極的氣候變化正在影響馴鹿賴以生存的植被,而其棲息地也可能受到了氣溫升高的影響。

        在南極洲,海冰消失影響的也不僅僅是企鵝,其他物種如依靠海冰進食和休息的海豹,以及為磷蝦提供食物的微生物和藻類——磷蝦對于該地區的許多鯨類生存至關重要,也面臨著生存風險。有研究稱,到本世紀末,65%的南極洲本土物種可能會消失。

        除此之外,南極海冰對于調節地球溫度非常重要,它能將太陽傳入的能量反射回太空。而當海冰融化時,它會暴露出下面較暗的海洋,海洋吸收太陽能量后會導致全球變暖。

        霍姆斯對BBC表示,北極的研究表明,如果人類能以某種方式扭轉氣候變暖的趨勢,極地北部的海冰就有可能恢復。“我們不知道這是否也適用于南極洲,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如果天足夠冷,海冰就會重新形成。”

        弗雷特維爾則認為,希望還是存在的:“我們可以減少導致氣候變暖的碳排放。但如果不這么做,我們將把這個標志性的美麗鳥類推向滅絕的邊緣。”

        英國南極調查局海冰物理學家杰爾米·威爾金森(Jeremy Wilkinson)評論稱,這項研究戲劇性地揭示了海冰消失與生態系統毀滅之間的關聯,“氣候變化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海冰。到21世紀30年代,北極(海冰)可能會消失;而在南極,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的海冰面積都發生在2016年之后。”

        威爾金森呼吁國際社會采取行動。“這是對人類的又一個警告信號,我們不能就這樣繼續下去,必須采取行動,盡量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97人妻无码视频在线一区_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正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香大香_69堂在线观看线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