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去,我們有著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海東新篇章的底氣和信心。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6.6億元,同比增長3.1%;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3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9億元,同比增長10.3%;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9億元,同比增長10.3%。生態環境保護、“四地”建設、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城鄉建設統籌推進、民生保障、改革創新賦能發展等方面也都可圈可點。而不久前召開的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也全面剖析了當下青海發展蘊藏的重要戰略機遇,抓住了青海發展的癥結要害,打開了解困之門,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海東新篇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有的美好都是腳踏實地干出來的。海東地處蘭西城市群核心位置,是東出青海的重要通道,相較于省內其他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條件較好,產業發展基礎厚實。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在海東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族兒女勇毅前行,緊緊圍繞生態文明高地打造、產業“四地”建設目標和零碳產業園建設有利契機,全面推進紅獅硅基新材料全產業鏈、氫裝上陣(海東)物聯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提質增效,全力構筑綠色、低碳、循環現代產業體系;積極爭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著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發揮消費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提振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更加有力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想要更加可持續地高質量發展,就必須真抓實干,正如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所指出的那樣,只有始終保持歷史耐心,有定力、不搖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才能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同時,還需要調動各方積極性,讓干部群眾“想干”“敢干”“會干”,激發廣大干部主動作為、奮發有為,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登高望遠、腳踏實地。
前進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強調,青海發展面臨新的戰略環境、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很多卡點瓶頸。受歷史條件制約,海東市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帶來困難。因此,我們更需要發展定力,越是條件艱苦,越是要敢于擔當,以好的作風,全力推動現代化新海東建設。尤其是在鄉村振興大潮中,要全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是直面風險挑戰還是抱持逃避現實的“鴕鳥心態”?面對改革發展中的問題,是敢于擔當還是遇到矛盾繞著走?市委書記烏拉孜別克·熱蘇力汗在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的發問振聾發聵。很顯然,在現代化新海東建設的新征程上,我們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優勢,也面臨著諸多新問題、新挑戰,只有在挑戰中把握機遇,在逆境中把握主動,才能謀求新的更大突破。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我們要拿出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氣概,拿出發奮圖強、堅韌不拔的志氣,不向困難低頭,不向挑戰示弱,不向挫折妥協,提振干的信心,營造干的氛圍,掀起干的熱潮,定能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海東新篇章中奏響一曲壯歌!